据报道年近五十的一位女士,患口腔溃疡没有及时治疗,以为感冒上火,也没太在意,根据以往的经验,就是不吃药,慢慢也会好的。但是,这一次好像有点不同,一个月时间过去了,口腔溃疡不仅没有好,而且疼得更加厉害了。就医时竟已经转成了口腔癌。最终不得不在医院口腔科接受了舌癌手术,后期还要接受多次的放、化疗。
医生检查发现溃疡处对应的牙床上有一颗蛀牙,她回忆嘴里的这颗蛀牙有好多年了,开始时蛀了一个洞,慢慢牙冠蛀没了,只留下牙根和露在外面的一点点残牙,由于不疼不痒,她也就没有拔掉。而这颗坏牙正是导致口腔癌的罪魁祸首。由于蛀残牙十分锋利,吃东西时,很容易戳到口腔黏膜,在这种长期的刺激下,就易发生癌变。
宁波友好医院口腔黏膜专科前几个月收治一个青年患者,感觉口腔有溃疡半年多,偶有疼痛,当地医院打针吃药长期不愈,逐渐加重,没有及时转诊治疗,就诊于我院时,门诊取病理,三天后出结果。确诊为:颊鳞状细胞癌。次一周及时进行了颊颌颈联合根治术。术后恢复良好出院。
口腔溃疡俗称“口疮”,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,多见于唇内侧、舌头、舌腹、颊黏膜、前庭沟、软腭等部位,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,局部灼痛明显,严重者还会影响饮食、说话,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。
>>>我也有溃疡担心是否会癌变想咨询专家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口腔溃疡分类
1.复发性阿弗他性口炎
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,外观为单个或者多个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,表面覆盖灰白或黄色假膜,中央凹陷,边界清楚,周围黏膜红而微肿。具有周期性、复发性、自限性的特征,年龄不拘,发病年龄估计在10~20岁之间,女性较多。一年四季均能发生,能在10天左右自愈。
2.贝赫切特综合征
其口腔黏膜损害症状和发生规律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类似,除此之外,本病累及多系统多脏器,且有先后出现的口腔外病损症状。眼、生殖器、皮肤病损也是其主要临床特征,表现为反复性生殖部位溃疡、皮肤结节性红斑、毛囊炎、葡萄膜炎。严重者可发生关节、小血管、神经、消化、呼吸、泌尿等多系统损害。
3.创伤性溃疡
与机械性刺激、化学性灼伤或者热冷刺激有密切关系,其发病部位和形态与机械刺激因子相符合。无复发史,去除刺激后溃疡很快愈合;但如果任其发展,则有癌变可能。
4.癌性溃疡
多为其他溃疡恶变而来。老年人多见,也见于青少年。近年有低龄化趋势。形态多不规则,其边缘隆起呈凹凸不平状,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,溃疡面的基底部不平整,呈颗粒状,触之硬韧,和正常黏膜有明显的区别,疼痛不明显。恶性溃疡病程长,数月甚至一年多都不愈合或逐渐扩大,常规消炎防腐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。良性口腔溃疡患者较少出现全身症状;恶性口腔溃疡患者则相反,可出现发热、颈部淋巴结肿大、食欲不振、消瘦、贫血、乏力等表现。
推荐阅读:【共同关注】口腔溃疡超两周可能是大病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治疗原则
对于口腔溃疡的治疗,以消除病因、增强体质、对症治疗为主,治疗方法应坚持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,中西医治疗相结合,生理和心理治疗相结合。需要引起注意的是,经久不愈,大而深的舌头溃疡,有可能是一种癌前病损,极易癌变,必要时做活检已明确诊断。郑重提醒:同一个溃疡病变超过半个月不好,一定要及时就诊。
日常预防原则
1、生活规律作息,避免长期过度劳累,身体抵抗力下降;
2、戒烟限酒,改变咀嚼槟榔、爱吃烫食等不良嗜好;
3、保持口腔卫生,正确刷牙,定期检查,及时清除牙结石。发现龋坏牙及时治疗。
4、对于超过两周不愈的口腔溃疡,及时就诊;
5、及时治疗癌前病变,如口腔黏膜白斑、扁平苔癣、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、慢性光化性唇炎等;
6、及时去除不良修复体,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修复治疗。在不良修复体引起口腔溃疡的患者中,发生口腔癌的风险高于常人数倍。